李政道:艺术与科学是一枚硬币的两面【未来美院官网】

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李政道谈及读书体会,他曾说:“我从小就爱读书,杂得很,什么书都读。”


李政道,1926年11月25日生于上海,江苏苏州人,哥伦比亚大学全校级教授,华裔物理学家。


李政道在1950年6月获得芝加哥大学博士学位,年仅24岁,被誉为“神童博士”。


1956年,李政道与杨振宁合作,提出“弱相互作用中宇称不守恒理论”,共同获195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。


辗转求学衣物丢精光,书却变多了


少年时,李政道是个勤奋的读书郎,像鲁迅先生那样,惜时如金。


他是地道的“蹲厕”一族,就是上厕所也舍不得放下书本的那种,即便忘记拿手纸了,而书总是不离手。


在他10岁前后的几个年头,上海的商务、中华、开明等书店,都是他经常光顾的地方。


抗日战争时期,李政道辗转浙江、福建、江西、广东、广西、贵州、四川、云南等地求学,战乱中屡屡将衣物丢得精光,但是书不仅一本未丢,反而一次比一次多。


看杂书,“好多东西是互相启发的”


获得诺贝尔奖后,有人请李政道介绍所读的书目,按一般人的理解,他一定会脱口而出物理学方面的专著,但他的答案却是:“物理学方面的书我看得很少,杂七杂八的书倒看得多一些。 ”


一次,他跟朋友谈读书的体会,说道,“看书不要限于科技书,还可以看看文艺小说,科学幻想小说等等。我从小就爱读书,杂得很,什么书都读。有一本叫作《会跳舞的蜜蜂》,讲蜜蜂用跳舞划圈来表示蜜源的距离和方向,还发现蜜蜂的眼睛能感受偏振光。还有一本书叫做《从1到无穷大》和费米夫人写的《原子在我家中》,也很好看。 ”


“科学和艺术是不可分割的,就像一枚硬币的两面。它们共同的基础是人类的创造力,它们追求的目标都是真理的普遍性。”


“对自己研究的那一门一时入迷是可以的,但是,如果对其它事情一无所知,是不可能把本学科钻研到底的,因为有好多东西是互相联系,互相启发的。 ”李政道说。


李政道的读书经验告诉我们,“物理”决不是他的生活方式的全部。

艺术教育有助于培养人的认知能力


      人的认知能力是人首要的、基本的能力,也是形成其它能力的基础。智识教育强调的是逻辑的、理性的认知能力,更多在开发人的左脑。艺术教育则侧重于直觉的、感性的认知能力,更多在开发人的右脑。从脑科学角度来说,艺术,协调着人的左右脑,使两者既保持相互的平衡,又在相互促进中得到提升和发展。


艺术教育有助于培养人的创造能力


      创造能力是人类能力系统的重要内容,也是考察一个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标志。因为艺术思维更侧重于直觉,具有跳跃性、非线性,因此在任何类型的发明创造的过程中,会起到画龙点睛的关键作用。在这个意义上说,当“人转向艺术时,就进入了创造活动的实验室”。康德对此做了这样的描述:“艺术是神圣的,它比科学更高深、更深刻。它揭示的真理超越了科学的范畴。”这句话从一个侧面揭示了艺术创作具有原创性,是一个发明的过程,是从无到有的过程。


艺术教育有助于提高人的审美能力


     马克思说:“如果你想得到艺术的享受,那你就必须是一个有艺术修养的人。”艺术大师罗丹说,世界上不缺少美,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。而要培养美的眼睛,艺术教育就必不可少。因为艺术教育的目的指向之一是审美。审美是艺术教育价值的核心意蕴。


     从美感的形成角度看,艺术教育对于唤醒与塑造儿童的美感具有重要的意义。每个儿童内心深处都有一种审美的潜能,只是它取决于是否能够被浪漫地唤醒,又是否在相应的精确之后,能够被综合塑造为更高层次的美的意境、生命的境界。通过艺术教育,在孩子心中播下美好的种子,可以形成螺旋上升的经验结构,形成足够丰富的感受、感知以及沟通能力。因而,艺术教育也是对美感的唤醒。


     艺术教育唤起人对审美的需要,培养人的审美趣味,形成人的审美观念,通过对艺术作品的感受、欣赏、理解和创造,人会逐渐形成一定的审美能力。一旦人成为审美的人之后,那么在日常生活中,就能按照美的样式来改进自己的生活。


艺术教育有助于提升人的心理调适能力


     随着现代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,社会竞争的日趋激烈,人的心理普遍存在承受力小,调适能力差,净化能力弱等问题。而艺术由于它直接作用于人的情感世界,与人的身心关系最为紧密,并在人的理性和感性冲突之间找到平衡,使人的生活方式由“物质化、身体化”向“艺术化、审美化”转变,因而具有心理疗治功能的作用。这也是艺术教育所特有的精神救赎的功能。在日本等国家,用艺术治疗心理疾病,已经成为一种新型的治疗技术。如通过绘画疗法,让病人释放并表达自己;通过音乐疗法,让病人发泄情绪;通过戏剧疗法,让病人借助于表演回归自我等等,具有十分显著的效果,受到人们的普遍欢迎。



艺术教育有助于培养人的社会交往能力


     艺术教育不仅让人学会创造,也能够让人学会合作和交往。在艺术学习的过程中,会通过使用一系列视觉的、听觉的、动觉的信号和动作,来表达自己的想法、意见和建议,对于沟通与表达能力的形成具有重要作用。同样,参加艺术学科的集体学习过程,就是学习合作和交际能力得到提升的过程,而这些素质,对学生当下的和未来的生活都极为重要。


更重要的是,艺术教育有助于人的人格形成


      儿童通过不同形式的艺术教育,逐渐形成初浅的平衡、空间、架构等意识,并会根据这些来形成和谐的性格,不断滋养精神、涵育生命、圆善人性。艺术的学习过程,在培养记忆、观察等能力的基础上,一定伴随着聚精会神、坚持不懈、有的放矢等,这些是形成完整人格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。其学习过程也是促使形成富有个性化的、独特的、稳定的、统整的行为模式、思维模式和情绪模式的过程,无疑对人的当下生活,对今后的成长、发展,对塑造形成健全人格和完美人性,起着决定性的作用。